close

  本月19日,國內首個《城市群藍皮書:中國城市群發展指數報告2蒸烤箱013》(下稱“《藍皮書》”)在上海發佈。據綜合指數排名,珠三角第一,長三角第二,京津冀居第三。珠三角緣何能奪得“頭把交椅”?中國城市群發展態勢如何?《藍皮書》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近日接受本報專訪,對此予以深度解讀。
  五大指澎湖民宿數珠三角三個占優
  南方日報:社會各界很關心,珠三角城市群緣何能居吳哥窟三大城市群之首?
  劉士林:城市群發展指數的核心功能是評估城市群是否朝向其理想形態演化和發展。什麼是理想城市群?它是一個在人口、經濟、社會、文化和整體結構上具有合理層級體系,在空間邊界、資源配置、產業分工、人文交流等方當鋪面具有功能互補和良好協調機制的城市共同體。
  我們據此設置了城市群評價指標體系。“中國城室內設計市群發展指數框架”含人口、經濟、生活、文化和首位比5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和43個三級指標。一級指標包括人口、經濟、生活、文化和首位比,構成了一個符合世界城市群發展規律和我國城市群建設需要的科學指數框架。
  5個一級指數中,珠三角在人口、經濟、首位比三個指數上占有明顯優勢,只有文化指數較低,生活指數與京津冀、長三角的差距並不大。較為均衡的發展現狀,是珠三角城市群居首原因。
  南方日報:珠三角的差距體現在哪裡?
  劉士林:主要在文化方面,尤其是文化資本指數和文化創新指數,與另外兩大城市群的差距較大。
  文化指數由城市文化資本、城市文化魅力和城市文化創新三部分構成。總體來看,三大城市群的文化發展指數差異較大,京津冀的發展水平最高,其每年的文化指數遠高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另兩項也具有較強的優勢。
  從2007年到2010年,京津冀在曲折中不斷提升,從0.49提高到0.58;長三角穩步推進,從0.16提升至0.32;珠三角相對緩慢,四年來指數只升了0.02個點。
  珠三角生活首位比較低
  南方日報:為什麼要強調“首位比”這個指標?
  劉士林:首位度主要考察城市群內部城鎮體系發展是否均衡,主要是最大城市與整個城市群的比值。首位度過低,說明城市群的集聚發展存在問題;過高,說明城市群存在“寡頭”現象,一城獨大,城鎮體系發展不夠成熟。
  一個健康和理想的城市群,既不是寡頭式的大都市,也不是滿天星斗式的鬆散佈局。具體而言,首位比指數由人口、經濟、生活和文化四部分構成。
  學界一般認為,“首位比”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最大城市與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數值比,小於2%比較正常。在2%的區間內,城市群的首位比指數越高,表明城市群發展越平衡。
  南方日報:根據“首位比”指數,珠三角的優勢在哪裡?
  劉士林:優勢體現在較低的生活首位比,即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在生活指數上差別不大。北京由於資源過於集中,上海由於自身發展過快,與周邊城市在生活指數上產生較為明顯的差距。但從時間軸上看,三大城市群發展的平衡情況均有所弱化。
  從“首位比”角度看,珠三角、長三角這兩大最有希望躋身世界第六的城市群,距離一個理想的形態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我們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南方日報:考量珠三角時,為何未將港澳考慮進來?
  劉士林:主要是數據的採集。《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等主要數據來源還沒有系統統計港澳的相關數據,不同統計口徑和標準的數據會影響研究的準確性,所以沒有將港澳考慮進來。
  長三角生態指數不容樂觀
  南方日報:在人們印象中,珠三角的生態環境遭遇嚴峻挑戰,但從來指數報告看,長三角似乎更嚴峻?
  劉士林:首先,人們的印象主要來自於傳媒認知,可能各地關於生態環境的傳播存在差異。其次,三大城市群在可持續發展指數方面的差距並不大,2007至2010年,珠三角並不是一直最好。再次,可持續發展指數主要涉及經濟發展的成本,如與工業相關的指數較多,而生態環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只能說長三角經濟發展的生態成本較高,不能斷定它的生態環境最差。
  南方日報:您如何看待長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續發展?
  劉士林:在一級指標中,城市經濟指數直接反映了城市群經濟發展現狀,其下所設“可持續增長指數”二級指標,含工業廢水、工業二氧化硫、工業煙塵、工業固體廢物利用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五個三級指標。
  長三角“可持續增長指數”不容樂觀。以工業廢水為例,2007至2010年,長三角的排放量分別為438489萬噸、416680萬噸、418957萬噸和418404萬噸;京津冀持平在120000萬噸左右,珠三角持平在130000萬噸左右。工業二氧化硫排放方面,長三角“遙遙領先”,2007和2010兩年的排放量均高達160萬噸以上,而珠三角城市群的排放量持平在50萬噸左右,僅為長三角的1/3。
  長三角跨界水污染非常嚴重,京杭運河長三角地區段、太湖、長江中下游段、錢塘江段等水資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研究顯示,在長三角核心區域的16個城市中,有14個屬於酸雨控制區,江蘇南部、上海和整個浙江為酸雨的重污染區。
  儘管長三角經濟增長指數在三大城市群中最高,但受生態指數的拖累,很難在短期內實現中國首位城市群、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夢想。
  京津冀有望後來居上
  南方日報:整體而言,中國三大城市群呈何種發展態勢?
  劉士林:一是在總體水平和發展趨勢上,三大城市群正逐漸從“數量—規模增長”過渡到“質量—內涵增長”的新階段,從“鋪攤子、擴圈子”的粗放型城市化進入“調結構佈局、深度城市化”戰略調整期。
  二是在橫向比對分析上,各有亮點和短板,形成了“差異化”格局。綜合排名珠三角第一,長三角第二,京津冀第三。但看單項,京津冀在文化發展上一枝獨秀;長三角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第三產業總產值遠遠領先;珠三角在人口、首位比方面有明顯優勢。短板方面,京津冀的問題是如何實現均衡發展;珠三角需要提升文化軟實力,長三角需要提升宜居宜業功能。
  三是差距正在明顯縮小,中國都市化進程初現“均衡化”發展趨勢。縱向分析,2007年,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綜合指數分別為0.03、0.09、0.27,2010年,分別為0.29、0.38、0.37,差距明顯縮小。
  四是京津冀發展有可能後來居上。在今後的排行中,三者的序位將出現變化和微調。京津冀是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文化創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表現搶眼,以其擁有的其他城市群無可比擬的人才、資源、資金和政策優勢,後來居上的新局面應當不會太遠。
  四大瓶頸制約城市群發展
  南方日報:我國城市群發展存在哪些問題?
  劉士林:一是在發展模式上呈簡單化和粗放型,不利於城市群的均衡和精明增長。受中國都市化進程整體水平和歷史條件局限,三大城市群只能在“產業化推動”、“交通推動”和“行政推動”三者中擇其一,難以形成合力,效率很低。
  二是未形成有效的文化協調和聯動機制,層級體系和一體化缺乏內生動力。城市群在空間上涵蓋的區域文化資源及價值譜系,對城市群的層級體系建設和一體化進程的貢獻不大。做得最好的是珠三角,嶺南文化小傳統為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珠三角很容易在協同發展方面獲得心理和精神層面的默契和支持。
  三是區域合作尚處於“淺表階段”,規劃“同質化”問題較突出。就單個城市群而言,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規劃,均顯示出在經濟、產業和交通等方面“務實”,但在一體化體制與機制上“務虛”的兩面性,不可能解決長期以來一直影響我國城市群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同時,也有重覆西方城市群發展道路之嫌。
  四是環境問題突出。長三角的問題最嚴重,但京津冀和珠三角的污染也不容樂觀,三者之間不過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關係,誰也不可能笑誰。
  總 策 劃:莫高義 張東明
  總 指 揮:王垂林 姚燕永
  策劃執行:郭其龍 黃 偉
  何又華 陳邦明
  採寫統籌:薑玉龍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黃偉  (原標題:均衡發展讓珠三角坐上“頭把交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rbssdghtj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